发布时间:2012-05-04 摘自:中国慢病管理网
心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逐年递增的医疗费用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卫生部医政司的倡导下,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共同发起,并由辉瑞中国支持的“中国血管健康工程”今日在京正式启动。
据了解,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年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1/3,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据目前预测,即使采取干预措施,到2020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才会出现拐点并逐步下降。如何推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事件“拐点”早日到来,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慢病管理防控领域的重大课题。
对此,卫生部医政司综合处处长樊静认为:“应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关键是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慢病管理防控的策略。这一策略应由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参与,共同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国血管健康工程’是一项关乎全民健康的重点工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目前造成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介绍,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虽然控制胆固醇长期以来一直是医疗工作者所关注的,但是却最易被大众所忽视。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表示:“关键是要提高防治意识,改变‘三低’现状。‘三低’即大众对‘胆固醇’这一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因素的知晓率低、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低,同时还存在冠心病和脑卒中他汀等二级预防药物使用不足。这些都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领域日益凸显的问题。”
据主办方介绍,“中国血管健康工程”接下来将在全国各地开展血脂异常等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的大规模筛查、赤橙黄绿血脂危险分层实践行动、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从医院到家庭(H to H)全程疾病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旨在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全程管理体系,提高国人血管健康水平,遏制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推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拐点”早日到来。